想到哪就写到哪的一篇无意义的用于自娱自乐的文章
0. 前言
是的我就是因为情绪激动搓的这篇博客,话可能糙了点,但是情绪输出部分我不会提及具体的人,题目或者比赛,但如果确实有对号入座的,那么是的我骂的就是你<(  ̄^ ̄)(θ(θ☆( >_<
如果有问题欢迎各位理性讨论,如果我确实有问题我会改正的,做错事就要立正挨打
1. 何从——一段简单的回顾
大学三年,啥都没学会,每次比赛都是当挂件,能进线下全靠队友Carry
从22年打NewStarCTF第一次接触CTF比赛开始,到现在已经是半退役的老登,这几年我…啥也不会呀🤣
大一在开摆,Python都是大一下才学的;大二在赤各种各样猜谜题的史,唯一一次发力就只有23年鹏城杯第1天爽吃950分的流量分析,脚踩一队老登(笑);大三慢慢开始接触其它分支和题目类型,但是已经荒废了2年,已经彻底肌无力了;现在嘛,留下点遗产就是胜利✌
纯种Misc手在现实中就是吃力不讨好:线上比赛还能稍微发点力,线下纯挂件,想找工作完全不对口(因为岗位基本全是渗透岗开发岗),想活下去就必须跑路,你就必须得会其它的方向其它的知识点,虽然我一般都说我是纯种Misc手,但是我还是借助比赛题目自学了一点逆向,不然遇到恶意样本分析瞬间肌无力了
除此之外,我也很庆幸有一群好的队友带我飞,不然我可能连线下比赛的世面都见不到www
2. 何在——一些个人的浅薄见解
这部分因为是纯粹的个人输出,想到啥写啥,逻辑可能会有些混乱,敬请谅解
此部分仅代表个人看法,欢迎各位进行理性的讨论,也十分欢迎各位指出我可能已经陷入的误区
2.1 迷雾重重——杂乱的Misc方向和迷茫的初学者
众所周知,Misc方向的其中一个戏称是“垃圾桶”方向,因为只要不是其它4个方向的题目都会被统一分到Misc里面,这就使得Misc变成了一个知识面极其广泛的类型,而我根据见过的题目类型有进行一次简单的分类:
- DFIR(或者Forensics):取证类
- Stego:隐写类
- Priviledge Escalation:权限提升类,比如各类Jail,还有容器逃逸
- Data Security:数据安全类
- ICS:工控安全类
- IoT:物联网类,主要包含硬固件分析、通信协议分析、低空经济等
- OSINT:开源情报搜集类(社工)
- Trusted Computing:可信计算类
- AI:人工智能类
- V2X(或者IoV):车联网类
- Blockchain:区块链类
- Programming/Algorithm:程序设计/算法类
虽然ICS,IoT和IoV理论上可以合并为一个大类,但是即使是这种情况,Misc的题目类型也有整整10个分支
当然,一般的比赛都是Forensics+Stego+Data Security(现在可能会多个AI)的固定公式,但是这样的话,对其它方向感兴趣的师傅们就只能自己去学习去研究了,因为这种大势所趋会使得热门的分支更加热门,而冷门的分支更加冷门
这里简单举一个例子: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CCF IVC 2025,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车联网的题目,也很有幸能被队友Carry到线下参与实车攻防赛,但是比赛前的那一周以及比赛那几天,有关车联网的知识基本上找不到,当然我也知道实车攻防涉及到车企的企业隐私,不适合外传,但是车联网这方向几乎没有靶场演练,也没有学习资料(我能找到的也就只有国外的一个不那么完整的Ultimate Guide),很遗憾我们学校内也没有老师搞这方面的东西,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,用“盲人摸象”这个成语形容再适合不过了
对比之下,国内有关Stego、Forensics这两类题目的教程可以说是满天飞,当然考虑到更早时间点上国内的题目基本都是这两类题目,也不是不能理解,但是这些教程很大一部分就是“工具一把梭”,可能有的人学会了zsteg,却不知道LSB的基本原理;有的人学会了Stegsolve拆GIF帧,但是遇到修改各帧局部调色板的时候就完全不会了,最后就导致Misc逐渐变成一个比谁工具多以及谁工具好用的方向
不过这就会导致Misc初学者对Misc的第一印象就是Stego或者Forensics,而其它的分支被忽略,等到他们之后真的遇到了其它分支的题目,很大可能瞬间就懵圈了,当他们想搜索资料学习的时候,发现得到的资料要么不痛不痒,要么就完全没有,此时可能会让对这个分支感兴趣的同学退缩,而如果没有人带的话,除非是极其强烈的兴趣,否则我们就会失去一个潜在的人才
非常有意思的是,目前相对冷门的分支,很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支,而最刻板印象的Stego和Forensics,一个只在各类APT组织散播恶意软件的时候听他们使用过,一个基本就是搞蓝队或者当网警经常用的
当然AI的出现对上面的现象有一定缓解,毕竟现在是AI+时代,啥东西都要和AI扯上关系,因此我觉得不如称AI为技术原神?(笑)
2.2 外星信号ProMax——致那些我们未能对上的脑电波
大概半年前和几个高中同学小聚了一下,有人开玩笑的吐槽到:“60%的人在赤30%的人拉的石,剩下的10%的人九成在赚钱,只有一成在推动学术进度”,当时我们几个人的笑声铺满了整个店铺,但是想到自己出的题目,笑容突然就僵在了脸上
依稀记得我给校内内部靶场出的第1道题:往乐谱里向某些音添加新的和弦,根据新和弦的音阶转换为1~26的整数,最后A1Z26得到flag,相信现在如果拿到任何一个比赛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吧(不过我估计也不会收这题就是了)
好的不扯那么多别的了,前面提到了Misc虽然分支众多,但是国内目前主要的几个方向无非就是Stego+Forensics(+AI)这些,而Stego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彻底沦为了工具一把梭的情况,但是有些比赛里面Stego又要出的有难度,那怎么办呢…?套娃呗!猜谜呗!
比如我这里套个ROT8000,那里套个神秘隐写小工具,压缩包密码又要爆破,然后过几天没人做出来再告诉你密码要从题目描述里面脑洞得到,最后打开来一看:一张神秘图片,完全没有思路,好的放弃,比赛结束后一看wp是数每行里面特定RGB的像素数量,整个人都要炸了…
这就是Misc手每次比(zuo)赛(lao)的真实情况,比赛中途对着一个神秘的题目各种脑洞,最后比赛结束一看wp又是完全没见过的神秘大脑洞,每次比赛结束后大伙全在各种遗憾自己差点做出来了,只有Misc手在亲切地问候出题人的家人(
从我本人的视角来看,Misc现在已经变成了“出题人为了加难度硬塞套娃猜谜,做题人想拿分数硬猜脑洞”的情况,这哪里还是锻炼信息安全技术啊?不如叫猜谜比赛好了,这样,我给你推荐一个比赛,叫CCBC,你去那里好好玩你的Puzzle Hunt去吧,好走不送
说白了套了那么多层娃,从实际应用这点来说有什么帮助吗?再不济,你得足够好玩吧?对脑电波只会让大伙感到头疼,毕竟如果没人get到你的joke的笑点,你这个joke也好笑不到哪里去,对吧?
与此相对的,国外的Misc就好很多,虽然国外的Misc有50%是各种神神秘秘的Jail,但是Jail可以绕WAF啊?而且国外的Misc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,比如用WebAssembly写一个Controller(corCTF 2025),5D扫雷(CTFZone 2025 Quals)等等,要么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要么足够好玩,至少是人能理解的东西,而不需要对一些神秘脑电波
当然,你可以说国外的Misc都是各个方向的杂交融合,可是我们给Misc的定义就已经确定了它杂交融合的性质,比如Jail,你可以在打渗透的时候用(Bash Jail),你可以在Web里打SSTI的时候用(Pyjail Gojail etc.);IoT/IoV/ICS一般要和二进制打交道,要分析硬固件或者软件功能并找到漏洞;Forensics则是附带一丁点渗透(分析攻击线路)+一丁点二进制(分析大马小马)…这些都是现实应用,而隐写呢?我见过的就是各种整活,然后APT组织会用上,但是我分析你恶意文件你不炸了?
就算隐写术有应用,现在这种“工具一把梭”的情况就是“脚本小子”,真让你手搓一个双图盲水印你不炸了?wbStego、Oursecret、DeepSound等隐写工具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吗?给你个Brainfuck程序让你逆向你能不能做出来?说白了如果只会工具一把梭,学了和没学真差不多,当然你如果真去研究DCT之类的对隐写术的研究那当我没说
虽然好像不止是Misc逐渐走向猜谜化,我听其他队友也经常在骂出题人各种神秘的小脑洞,但是我毕竟是纯种Misc手,我也不好评价,所以也就只好在这里骂骂Misc了
3. 何去——一点小小的展望
展望什么?走一步是一步咯,难道还想上天不成?
现在已经是半退役了,毕竟还有就业啊毕设啊这些要考虑,所以在学校里面的话就可能随便补充一下知识库之类的东西了,如果有后人真的去翻了而且学到了东西,那么这是再好不过了
今年最后给新生出几道题,不过更多的可能是以技术分享为目的出题了,虽然时效性会比较强(包含近期的CVE,过几年之后自然就是老CVE了),但是一来让新生见识一下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Misc题目是怎么样的,二来是希望他们多多关注时事,与时俱进,而这些也就是我一个老登能做的了
剩下的?最多拷打一下几个小登不要出猜谜题吧,应该也没啥了,个人发展啥的这里就不写了,走一步看一步咯
- 本文作者: 9C±Void
- 本文链接: https://cauliweak9.github.io/2025/08/31/gibble-gabble/
-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MIT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